园区内部道路车流复杂,既有货车、私家车,也有电动车、三轮车,若测速设备精准度不足,轻则出现 “正常车辆误判超速” 引发纠纷,重则 “真正超速车辆漏判” 埋下安全隐患。不少园区管理人员在采购时都会纠结:“怎么选才能确保测速准?” 作为专注园区内部道路测速 18 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思创斯克电子有限公司通过 “硬件参数硬实力 + 软件算法巧设计”,将测速精准度控制在行业顶尖水平,彻底解决园区测速的精准度焦虑。
从硬件根基来看,思创斯克为园区场景定制的测速雷达,是精准度的核心保障。该雷达采用 24.15GHz 内置平板窄波束射频技术,相比行业常见的宽波束雷达,窄波束设计让雷达波定位更精准,不会因相邻车道车辆干扰导致测速偏差;其测速误差严格控制在 ±1km/h,远优于行业普遍的 ±3km/h 标准 —— 这意味着园区若设置 30km/h 限速,即使车辆实际速度 31km/h,设备也能精准识别,既不会 “冤枉” 正常行驶车辆,也不会放过轻微超速行为。同时,雷达探测距离针对性优化,大车不小于 250m、小车不小于 200m,能提前捕捉园区入口、主干道远端的车辆速度,为后续数据处理预留充足时间,避免因 “探测距离近、反应不及时” 导致的测速滞后。
光有精准的雷达还不够,思创斯克创新研发的 “雷达 - 图像双校验” 算法,进一步给园区测速精准度上了 “双保险”。这套算法的核心逻辑是:当雷达检测到车辆速度后,同步触发 500 万像素 CMOS 测速专用抓拍机拍摄车辆图像,通过多帧图像中车辆的位移变化,计算出车辆的 “图像速度”,再与雷达测得的 “雷达速度” 进行实时比对。若两者误差超过 0.5km/h,系统会自动启动重新检测流程,直到两次速度数据误差符合标准才记录结果。这种 “双重验证” 机制,完美规避了单一雷达可能因电磁干扰、遮挡导致的偶发偏差。而抓拍机本身的高配置也为精准度加分 ——1/2.8 英寸 CMOS 传感器、高宽动态技术,即使在园区清晨逆光、傍晚弱光环境下,也能清晰捕捉车牌细节,车牌识别率达 99.7% 以上,避免因车牌误认导致的 “张冠李戴”,确保每一条测速数据都能精准对应到具体车辆。
思创斯克的精准度保障,还贯穿于生产、测试的全流程。公司拥有 3200 平米标准化厂房,内设 6 条专业生产线,其中园区测速设备专属生产线配备粉尘测试舱、高低温循环箱等专业设备,每台雷达出厂前都要经历 “72 小时连续测速测试”—— 在模拟园区 10-60km/h 常见车速区间内,不间断检测雷达误差;同时还要在含尘浓度 50mg/m3 的环境中测试抗干扰能力,确保设备在园区多粉尘、多遮挡的实际场景中仍能稳定精准工作。此外,作为持有 “雷达测速算法专利认证” 的企业,思创斯克 97 人团队中,15 名资深研发工程师持续优化测速算法,针对园区 “人车混行、弯道多” 的特点,迭代出 “小型车辆速度补偿”“弯道测速角度校准” 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复杂场景下的精准度。
目前,思创斯克已为上千家园区提供测速设备,涵盖办公园区、工业园、物流园等不同类型。某占地千亩的制造园区反馈,使用思创斯克设备后,超速误判率从之前的 8% 降至 0.3% 以下,园区安保部门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处理误判纠纷;某高校园区则表示,设备能精准识别电动车、自行车等小型车辆速度,有效管控了校园内 “非机动车超速穿行” 的问题。
对于担心园区测速精准度的客户,思创斯克还提供免费的 “精准度验证方案”—— 技术团队可上门勘测园区道路布局,模拟不同车速、不同车型的通行场景,现场演示设备测速误差;交付后若出现精准度波动,24 小时技术顾问团队可远程调试参数,确保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状态。选择思创斯克,就是选择 “±1km/h 的精准” 与 “双校验的可靠”,让园区测速真正成为安全管理的 “得力助手”,而非负担。
联系方式:188233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