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小批量、多批次的订单,制造工厂如何“接得住”?

2025-11-07 14:32:15

   “以前最怕小订单,现在最欢迎小订单。”这是迪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的真实感受。随着市场需求日益碎片化,小批量、多批次的订单已成为常态,但不少制造工厂因产能刚性、成本高企等问题难以承接。迪先作为背包源头工厂,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柔性供应链是承接小订单的核心支撑。迪先在广东布局的5家生产基地,均采用模块化生产设计,可根据订单量灵活调整生产线数量;同时,10+外协加工厂形成协同网络,通过统一的ISO质量管控标准,实现了“自有工厂+外协工厂”的弹性产能配置。以定制男士背包为例,100件的小订单可由单一外协工厂完成,1000件的订单则调动2家工厂协同生产,既保证了交货速度,又控制了生产成本。这种柔性配置能力,让迪先在皮具箱包OEM/ODM 领域极具竞争力。

    标准化与定制化的平衡是降本关键。小订单成本高的核心原因,在于定制环节的个性化需求。迪先的解决方案是“基础款标准化+个性化模块定制”:将包袋的版型、面料等基础部分标准化生产,建立半成品库存;个性化需求则通过LOGO 烫印、配件更换、尺寸微调等模块化方式实现。比如 PU文件袋定制,基础袋型常备库存,客户只需确定LOGO 工艺与颜色,即可快速生产交货。这种模式既满足了定制需求,又将生产周期缩短了 30%,成本降低了 20%

    数字化管理提升订单响应效率。小批量、多批次的订单对管理效率要求极高,传统人工管理很容易出错。迪先搭建了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从订单接收、工艺拆解、产能分配到交货跟踪的全流程线上管理。客户下单后,系统可自动匹配最优生产资源,生成生产计划;车间工人通过终端接收任务,实时上传生产进度;客户则能通过系统查看订单状态。这种数字化管理,让迪先的订单响应速度提升了40%,错单率降至0.1%以下。

    精细化成本控制保障盈利空间。小订单若成本控制不好,很容易亏损。迪先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材料采购采用“集中采购+灵活补采”模式,基础面料大批量采购降低成本,特殊面料小批量精准采购减少浪费;二是优化生产排程,将同类工艺的小订单集中生产,减少设备调试次数;三是建立动态定价机制,根据订单量、工艺复杂度等因素精准报价。通过这些措施,迪先即使在承接50 件起订的经理夹定制订单时,仍能保持合理盈利。

    承接小批量、多批次订单,考验的是工厂的综合实力。迪先科技有限公司以柔性供应链为基础,以标准化定制为抓手,以数字化管理为支撑,成功破解了小订单承接难题,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更积累了大量优质中小客户。对于制造工厂来说,与其抱怨小订单难接,不如像迪先一样主动升级能力,抓住市场碎片化带来的新机遇。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标宏
地址:龙洞迎龙路260号龙山工业园 C6栋502室
手机: 13503076578
电话: 13503076578
最新展会
推荐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