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机在洗塑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油脂等污染物,尤其适合处理塑料清洗过程中产生的高浊度、高有机物废水。以下是其具体应用及关键点:
1. 洗塑废水的特点
污染物成分:含塑料微粒、泥沙、油脂、表面活性剂(来自清洗剂)及少量溶解性有机物。
水质特点:浊度高、悬浮物(SS)含量大,可能带有油膜或胶体物质,COD(化学需氧量)较高。
处理难点:传统沉淀法对微细塑料颗粒(尤其是密度接近水的颗粒)和油脂分离效果差。
2. 气浮机的适用性
气浮机通过微气泡粘附污染物,使其浮至水面形成浮渣,特别适合处理洗塑废水:
高效除悬浮物:可去除粒径微小的塑料碎片(0.1~2mm)和胶体。
除油能力:对浮油和乳化油有较好分离效果。
快速处理:停留时间短(通常15~30分钟),适合连续生产的清洗线。
3. 气浮工艺类型选择
根据洗塑废水的特性,常用以下气浮方式:
溶气气浮(DAF)
原理:通过加压溶气水释放微气泡(20~50μm),粘附污染物上浮。
优势:气泡细小,适合处理轻质塑料颗粒和油脂。
适用场景:水量大、含油量较高的洗塑废水(如PET瓶片清洗废水)。
涡凹气浮(CAF)
原理:机械切割产生气泡,能耗较低但气泡较大(100~1000μm)。
优势:维护简单,适合预处理粗颗粒悬浮物。
适用场景:预处理高浊度废水(如废旧塑料破碎清洗废水)。
组合工艺:若废水含油较多,可先投加破乳剂或混凝剂(如PAC、PAM),再配合气浮增强效果。
4. 关键设计参数
气泡尺寸:越小越适合微细塑料颗粒(DAF优于CAF)。
药剂投加:
混凝剂(如PAC):中和胶体电荷,形成絮体。
絮凝剂(如PAM):增大絮体体积,提高气泡粘附效率。
表面负荷:通常3~8 m3/(m2·h),需根据SS浓度调整。
回流比(DAF):20%~30%的溶气水回流比。
5. 处理效果
SS去除率:可达80%~95%,出水浊度显著降低。
COD去除率:约30%~60%(依赖有机物性质和药剂辅助)。
油脂去除率:>90%(需配合破乳剂)。
气浮机在洗塑废水处理中优势明显,尤其适合轻质悬浮物和油脂的分离。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水质特点选择气浮类型,并优化药剂投加参数,必要时可后续衔接生化处理(如MBR、接触氧化)以进一步降解溶解性有机物。联系山东鹏翔浩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获取气浮机的方案以及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