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血污、油脂、蛋白质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易产生硫化氢(H?S)、氨气(NH?)、硫醇、胺类、脂肪酸等恶臭物质。这些臭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大,且具有腐蚀性和毒性。生物除臭设备(如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因其高效、低耗、环保的特点,成为屠宰场臭气治理的主流选择。以下从屠宰废水特性出发,分析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要点。
一、屠宰废水的臭气来源及特性
1. 臭气主要成分
污染物 | 来源 | 特性 |
---|---|---|
硫化氢(H?S) | 含硫有机物(蛋白质)厌氧分解 | 剧毒、腐蚀性强,低阈值恶臭(0.1 ppm即可感知) |
氨气(NH?) | 含氮有机物(血液、尿液)降解 | 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形成铵盐 |
硫醇(如甲硫醇) | 蛋白质腐败 | 极低浓度即可产生强烈臭味(ppb级) |
挥发性脂肪酸(VFA) | 油脂水解及发酵 | 腐败酸臭味,易吸附于滤料 |
2. 臭气产生环节
污水处理单元:
调节池、厌氧池:H?S为主(缺氧环境)。
好氧池:NH?为主(硝化反应不完全)。
污泥处理间:硫醇、胺类(污泥脱水过程)。
屠宰车间排水口:血水、碎肉腐败产生瞬时高浓度臭气。
3. 臭气特点
浓度波动大:屠宰作业时段 vs 非作业时段差异显著。
湿度高:污水站废气常含饱和水蒸气,需防冷凝影响微生物活性。
腐蚀性强:H?S和NH?对金属设备、管道有强腐蚀性。
二、生物除臭设备的选型与设计
1. 适用技术对比
技术类型 | 适用场景 | 屠宰场适用性 |
---|---|---|
生物滤池 | 中低浓度、大流量臭气 | ★★★★★(经济性好,适合H?S/NH?) |
生物滴滤塔 | 高浓度、可溶性臭气(如NH?) | ★★★★☆(需循环液调节pH) |
生物洗涤塔 | 高浓度酸性/碱性气体(如H?S) | ★★★☆☆(药剂消耗成本高) |
推荐组合:
“酸洗塔(除NH?)+生物滤池(除H?S)”:适合高浓度NH?和H?S混合气体。
“生物滴滤塔+活性炭吸附”:适合含VOCs的复杂臭气。
2. 关键设计参数
(1)生物滤池
滤料选择:
基础滤料:堆肥、木屑、泥炭(提供微生物载体和营养)。
调节剂:石灰(中和H?S产生的酸性)、活性炭(吸附VOCs)。
工艺参数:
空床停留时间(EBRT):30~60秒(H?S高时需≥60秒)。
表面负荷:100~200 m3/(m2·h)。
滤料厚度:1.2~1.5 m(防止短流)。
(2)生物滴滤塔
填料:PP环、陶瓷填料(比表面积大,耐腐蚀)。
循环液:添加营养剂(如磷酸盐、尿素)和pH调节剂(NaOH控制酸性)。
3. 抗冲击负荷设计
缓冲罐:应对屠宰作业高峰期的瞬时高浓度臭气。
多级处理:前置化学洗涤(如NaOH喷淋)降低H?S峰值。
三、运行优化与维护
1. 微生物群落调控
接种专用菌种:如硫氧化菌(Thiobacillus)、硝化菌(Nitrosomonas)。
营养补充:定期投加N、P(C:N:P≈100:5:1)。
2. 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滤料酸化 | H?S降解产酸 | 添加石灰或贝壳粉调节pH至6~8 |
去除率下降 | 滤料压实或营养不足 | 翻动滤料或补充营养液 |
异味残留 | VOCs未被完全降解 | 后接活性炭吸附或光催化氧化 |
3. 维护周期
滤料更换:2~5年(视降解效率)。
喷淋系统检查:每周清理喷嘴,防止堵塞。
四、应用案例
案例:某生猪屠宰厂(处理气量15,000 m3/h)
工艺:水洗除尘 → 酸洗塔(pH=2,去除NH?)→ 生物滤池(堆肥+火山岩滤料)。
效果:
H?S从80 ppm降至<5 ppm。
NH?从50 ppm降至<3 ppm。
运行成本比化学洗涤降低60%。
五、结论
生物除臭设备(尤其是生物滤池)在屠宰场臭气治理中具有显著优势,但需结合废水特性优化设计:
针对H?S:选择耐酸滤料,控制pH≥6。
针对NH?:前置酸洗或采用生物滴滤塔。
抗冲击负荷:增设缓冲罐或多级处理。
通过合理选型和运维,生物除臭技术可实现屠宰场臭气的高效、低成本治理,符合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联系山东鹏翔浩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获取废气处理方案和生物除臭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