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加工废水具有高有机物、高悬浮物、高油脂及盐分等特点,处理需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下是系统化的处理方案:
1. 废水特性分析
主要污染物:油脂、蛋白质、淀粉、盐分(腌制工序)、SS(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
水质特点:水量波动大(季节性生产)、pH不稳定(酸碱清洗废水)、可能含消毒剂残留。
2. 处理工艺流程
(1)预处理阶段
格栅/筛网:去除大颗粒残渣(如菜叶、肉屑),防止堵塞后续设备。
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添加酸碱调节剂控制pH至6.5-8.5(适合生物处理)。
隔油池/气浮机:
隔油池:去除浮油(适用于大颗粒油脂)。
气浮机(溶气气浮DAF):投加絮凝剂(如PAC、PAM),通过微气泡黏附细小油脂和悬浮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
(2)核心处理阶段
水解酸化池:
将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分解为小分子,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停留时间6-12小时。生物处理(根据规模选择):
活性污泥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的大规模工厂,COD去除率85%-90%。
生物接触氧化法:抗冲击负荷强,适合中小规模,填料生物膜降解有机物。
SBR(序批式反应器):灵活应对水量波动,兼具脱氮除磷功能。
MBR(膜生物反应器):
膜分离替代二沉池,出水SS低,可直接回用,但膜需定期清洗。
(3)深度处理(如需达标严标准或回用)
化学氧化:投加次氯酸钠或臭氧,降解难处理有机物。
活性炭吸附:去除色度、残留异味。
反渗透(RO):脱盐(针对高盐废水),产水可回用。
(4)污泥处理
污泥脱水:经板框压滤机或离心机脱水,泥饼外运处置(需符合环保要求)。
厌氧消化:大型厂可考虑沼气回收利用。
3. 关键设计参数
COD负荷:生物处理阶段按2-5kg COD/(m3·d)设计。
油脂浓度:预处理后需降至<50mg/L,避免影响微生物活性。
盐分控制:若盐分>1%,需稀释或选用耐盐菌种。
4. 注意事项
消毒剂影响:次氯酸钠消毒废水需预处理(如活性炭吸附或还原剂中和)。
季节性生产:调节池容量需满足最大排水量缓冲需求。
恶臭控制:封闭处理单元,配套生物除臭或化学洗涤塔。
5. 经济性与合规性
中小型企业:推荐“气浮+接触氧化”组合,投资低、运维简单。
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或地方标准(如《DB 31/199-2018》上海地标)。
回用途径:深度处理后可用于冲洗、绿化,降低水耗。
6. 案例参考
某预制菜厂采用“格栅-调节池-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消毒”工艺,出水COD<80mg/L,SS<20mg/L,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通过分质处理、强化预处理和生物工艺优化,可高效解决预制菜加工废水问题,同时兼顾成本与环保要求.如果需要处理预制菜加工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