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景区人车混行有风险、超速难管?思创斯克方案可化解

2025-08-30 10:45:48

景区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内部道路串联着游客集散中心、观景平台、民宿区等核心区域,既要承载观光车、旅游大巴、工作人员通勤车的通行需求,又要保障大量步行游客的安全。但实际管理中,常面临 “观光车为赶班次超速、大巴车不熟悉路线违规、临时路段监管空白” 等问题,尤其在观景平台出入口、栈道衔接处等区域,人车混行易引发碰撞事故,既威胁游客安全,也影响景区口碑。


传统景区车速管控多依赖 “限速标识 + 人工劝导”,但标识易被游客遮挡、人工覆盖范围有限,遇上旅游旺季车流激增或雨雪天气道路湿滑,管控更是力不从心。深圳思创斯克针对景区这些具体痛点,打造适配性强的智能测速方案,从 “精准覆盖、柔性预警、灵活适配” 三方面,守护景区通行安全。

1. 按场景精准布控:解决 “不同区域监管不到位” 问题

景区不同区域的车流与游客密度差异大,方案针对性覆盖高风险场景:

  • 游客密集区 “定点监测”:在游客集散中心出入口、观景平台停车场、栈道入口等人员扎堆的区域,部署小型化定点测速仪,限速设定 15-20km/h。这些区域游客穿梭频繁,设备能实时捕捉车辆进出速度,避免观光车、通勤车因 “赶时间” 提速,减少对游客的惊吓或碰撞风险;
  • 长距离路段 “区间管控”:针对环山公路、景区大门至核心景点的主干道等长距离路段,设置区间测速点。大巴车、自驾游客易在空旷路段放松警惕、超速行驶,区间测速通过起点与终点速度对比,全程监管车辆行驶状态,防止下坡或开阔路段车速失控;
  • 临时场景 “灵活补位”:景区举办节庆活动、增设临时停车场或施工维修时,配套的太阳能移动测速仪无需布线供电,30 分钟即可完成安装,部署在临时通道周边。活动结束后可快速收纳,避免临时路段成为 “监管空白区”,应对旺季或特殊场景的管控需求。

2. 柔性预警设计:解决 “管控与游客体验冲突” 问题

景区管理需平衡 “安全” 与 “游览体验”,方案通过温和方式减少干扰:

  • 提前提醒减少 “被动超速”:在测速点前方 50 米设置 “前方测速,限速 XXkm/h” 提示牌,同时设备播报 “景区区域,请减速礼让游客”,给司机充足减速时间,避免因 “没注意标识” 导致的违规,也不会突然拦截影响游客行程;
  • 隐私化公示避免矛盾:不在景区内设置公开的超速曝光屏,避免自驾游客、观光车司机因信息公示产生抵触情绪。超速数据仅同步至景区安保处与观光车调度中心,由工作人员私下联系违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既起到警示作用,又维护景区和谐氛围;
  • 分车型差异化提醒:通过算法自动识别车辆类型,对观光车播报 “请确认游客坐稳,减速慢行”,对旅游大巴播报 “前方有游客穿行,注意避让”,对工作人员通勤车播报 “景区核心区,限速 20km/h”,提升提醒的针对性。

3. 适配景区运营:解决 “环境复杂、管理成本高” 问题

考虑到景区自然环境特殊、管理资源有限,方案在设备与数据上做了适配优化:

  • 设备耐候性强:测速设备外壳采用防腐防锈材质,能应对景区潮湿、多雾或暴晒环境,避免因雨水、粉尘导致故障;体积小巧且配色贴近自然,不会破坏景区景观协调性,减少对游客视觉的干扰;
  • 数据管理轻量化:采用非录像抓拍模式,仅记录车速、车牌、时间、地点等核心数据,大幅降低服务器存储压力,无需额外投入硬件升级。景区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或 PC 端即可查看实时数据,巡逻时也能随时调取记录,不用固定在监控室;
  • 联动提升管理效率:支持与景区智慧管理平台对接,将测速数据与客流数据、天气数据联动。例如,遇暴雨天气,系统自动下调限速值并推送至观光车、大巴车终端;发现某路段频繁超速,可同步增加该区域保安巡逻频次,形成 “设备 + 人员” 的双重防护。

4. 落地成效:安全与口碑双提升

这套方案已在多家山岳型、湖泊型景区落地应用:某 5A 级山岳景区应用后,车辆超速率从 38% 降至 8%,1 年内未发生一起车辆碰擦游客事故,游客安全投诉量减少 90%;某湖泊型景区通过柔性预警,避免因车辆拦截导致的游览拥堵,游客平均游览时长增加 20 分钟,满意度提升至 95%。

对景区管理者而言,思创斯克方案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设施,即可快速构建针对性的超速监管体系,既解决了 “人车混行、超速难管” 的核心痛点,又不影响游客游览体验,为景区安全运营与口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玉清
地址:龙华观澜环观南路45号永盛旺工业园1栋5楼
手机: 13927491186
电话: 13927491186
最新展会
推荐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