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机的操作涉及设备调试、参数设置、灌胶执行及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需根据胶水类型、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进行精细化控制。以下是灌胶机标准化操作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以环氧树脂双组份灌胶为例进行说明:
一、操作前准备
- 环境检查
- 确保工作区域温度稳定在20-30℃(环氧树脂最佳固化温度范围),湿度≤70%,避免灰尘或腐蚀性气体。
- 检查设备接地是否良好,防止静电引发胶水固化异常。
- 胶水准备
- 配比验证:根据胶水供应商提供的A/B组份比例(如10:1),使用电子秤精确称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
- 混合测试:手动混合少量胶水,观察固化时间与硬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如表干时间≤15分钟,邵氏硬度≥80D)。
- 脱泡处理:对含气泡的胶水进行真空脱泡(真空度-0.095MPa,时间5-10分钟),避免灌胶后产品内部缺陷。
- 设备点检
- 检查供胶系统(泵、阀门、管道)是否清洁无堵塞,密封件无老化渗漏。
- 确认真空泵、加热模块、压力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功能正常,显示参数与设定值一致。
二、参数设置与调试
- 胶量控制
- 计量方式选择:
- 容积式:适用于低粘度胶水(如500-5000mPa·s),通过齿轮泵或螺杆泵精确计量,流量范围0.1-50ml/min。
- 称重式:适用于高粘度或需要动态补偿的场景(如10000mPa·s以上),精度可达±0.5%。
- 出胶量标定:在废料板上进行试喷,使用千分尺测量胶点直径,调整泵速或喷射压力直至符合工艺要求(如Φ3mm胶点)。
- 计量方式选择:
- 混合比例校准
- 通过设备控制面板输入A/B组份比例,启动混合测试功能,观察混合管出口胶水颜色是否均匀(无条纹或分层)。
- 使用比例测试仪抽检混合后胶水,确保实际比例偏差≤±1%。
- 运动轨迹编程
- 示教编程:手动操作机械臂移动至灌胶起点,记录坐标点,依次设定灌胶路径、速度(50-500mm/s)和抬枪高度(1-5mm)。
- CAD导入:对于复杂产品(如三维电路板),可通过离线编程软件生成轨迹文件,直接导入设备控制系统。
三、灌胶执行流程
- 产品定位
- 将待灌胶产品固定在治具上,确保位置偏差≤±0.1mm,防止胶水溢出或漏灌。
- 对异形产品(如曲面、凹槽)使用仿形治具,保证胶水填充均匀性。
- 真空灌胶(可选)
- 关闭灌胶腔体门,启动真空泵至设定压力(如-0.08MPa),保持30-60秒以排除产品内部空气。
- 缓慢释放真空至大气压,避免胶水被反吸。
- 动态灌胶
- 启动设备,机械臂按预设轨迹移动,同时供胶系统持续输出混合胶水。
- 关键控制点:
- 灌胶速度需与产品吸胶速度匹配(如慢速填充厚壁件,快速填充薄壁件)。
- 实时监测胶水液位,当储胶罐剩余量低于20%时自动报警,防止断胶。
- 对多孔产品(如散热器鳍片)采用分段灌胶策略,每段填充后暂停2-3秒以观察胶水渗透情况。
- 固化处理
- 根据胶水类型选择固化方式:
- 常温固化:适用于对热敏感的产品,固化时间24-72小时(依环境温度调整)。
- 加热固化:通过设备加热板或烘箱加速固化(如80℃/2小时),提升生产效率。
- UV固化:对光敏胶水使用UV灯照射(波长365nm,能量密度≥500mJ/cm2),固化时间缩短至10-30秒。
- 根据胶水类型选择固化方式:
四、操作后维护
- 设备清洁
- 灌胶完成后立即用清洗剂(如丙酮、异丙醇)冲洗供胶系统,防止胶水固化堵塞管道。
- 拆卸混合管、喷嘴等易耗件,浸泡在清洗液中2-4小时后超声波清洗。
- 数据记录
- 记录当班次灌胶数量、胶水批次号、设备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及异常情况,便于追溯分析。
- 定期保养
- 日维护:检查密封圈、O型圈是否磨损,更换损耗件。
- 周维护:清理设备内部灰尘,润滑传动部件(如导轨、丝杠)。
- 月维护:校准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计量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
-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耐腐蚀手套,避免胶水接触皮肤或眼睛。
- 应急处理:若胶水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若发生泄漏,用吸附棉覆盖后按危废处理。
- 防火防爆:环氧树脂固化剂属易燃品,工作区域严禁明火,配备灭火器与防爆电器。
结语:标准化操作保障品质与效率
灌胶机的操作需兼顾“精度”与“稳定性”,通过参数标定、轨迹优化和过程监控,可实现产品良率提升至99%以上。深圳市众创鑫科技有限公司为所有设备提供免费操作培训服务,并支持远程技术指导。如需获取定制化操作手册或现场培训,可拨打咨询热线18823444133,专业工程师将为您量身打造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