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桩基施工行当里,地层啥脾气,直接决定活儿好不好干。旋挖钻机作为眼下打桩的主力装备,能不能干得又快、成孔又漂亮,关键就看操作手能不能“见地施策”——山东山滕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针对不同土层,灵活调整钻法、压力和转速。会不会这一手,就是老师傅和小白最明显的区别。这回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碰上黏土、沙层、卵石、岩石这四种常见地层,旋挖钻机到底该怎么操作,参数怎么控。不管您是老师傅还是刚入手,都能帮您把活儿干得更顺、质量更稳。
一、 黏土层:防糊钻、提效率
黏土质地层具有较强的粘性和可塑性,虽然硬度不高,但容易给施工带来麻烦。
钻进技巧:
选用钻头: 推荐使用摩擦钻杆 配合双底开门捞砂钻斗。钻斗的进土口应开阔,以保证顺利进土。
操作要点: 重点在于预防糊钻(泥饼效应)。操作时可采用“快转速、低钻压、勤提钻”的策略。每钻进一段距离(如0.3-0.5米),应有意识地将钻头提离孔底一段距离,空转几下,利用离心力甩掉黏附在钻斗内壁和筒壁上的泥土,破坏泥饼的形成。
孔壁维护: 一般情况下,黏土层自立性较好,孔壁较稳定。若含水量过高,可考虑使用静态泥浆或稀浆进行护壁,防止缩颈或塌孔。
参数控制要点:
转速(RPM): 中高速,通常可控制在 20-28 rpm 范围内。较高的转速有助于切削土体并利甩土。
钻压(Pressure): 低压力。由于地层较软,只需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斗齿切入土体即可,压力过大会导致钻斗快速被压实糊死,降低效率。建议通过流量控制来实现轻柔加压,而非强制加压。
注意: 密切关注主卷扬拉力,感觉进尺阻力突然增大或提钻困难时,极有可能是糊钻,应立即处理。
二、 沙层:防塌孔、保稳定
沙层(包括粉砂、细砂、中粗砂)结构松散,无粘聚力,孔壁极不稳定,易发生塌孔、漏沙现象。
钻进技巧:
选用钻头: 双底开门捞砂钻斗 依然是首选,但其进土口的密封性必须良好,以防提钻过程中沙土泄漏。
操作要点: 核心是护壁先行,慢速钻进。必须使用优质泥浆(如钠基膨润土泥浆)进行护壁,泥浆的粘度、比重和胶体率要足够高,以形成坚韧的泥皮,支撑孔壁。
控制进尺: 钻进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对孔壁造成过大扰动。提钻和下放钻杆速度也要平稳,减少抽吸作用和冲击效应。
参数控制要点:
转速(RPM): 中低速,建议控制在 12-18 rpm。较低的转速可以减少钻斗对孔壁的搅动和冲刷。
钻压(Pressure): 中等压力。压力需平稳,避免突然加压导致孔壁失稳。关键在于均匀、缓慢地切入,保证钻斗充分吃土,但又不过度扰动地层。
注意: 始终保持孔内液面高度高于地下水位至少2米,这是防止塌孔的生命线。
三、 卵石层、砾石层:防偏孔、抗磨损
卵石层由大小不一的颗粒组成,硬度不均,易导致钻头偏斜、跳动和磨损,是旋挖施工的难点。
钻进技巧:
选用钻头: 必须换用嵌岩钻斗(带挖掘机齿的铣挖钻斗)或牙轮筒钻。钻齿应为锥形合金齿,具有更强的抗冲击和破碎能力。
操作要点: “慢加压、稳旋转”。先轻压慢转,找准稳定点后,再逐渐加大压力。遇到大粒径卵石或漂石时,可采取“冲击研磨”的方式:小幅提起钻头,再压下,利用钻齿的冲击力将其破碎。严重时需配合螺旋钻头 或冲抓锤 进行处理。
防偏孔: 使用高强度、高刚性的钻杆,并保证钻杆的垂直度。一旦发现偏孔迹象,应立即提钻,回填硬质材料后重新慢速纠偏钻进。
参数控制要点:
转速(RPM): 低速,通常控制在 8-15 rpm。低速高扭矩是破碎卵石的关键,高转速易导致钻齿崩裂和钻具剧烈磨损。
钻压(Pressure): 高压力。需要提供大吨位的加压力,以确保钻齿能咬住并破碎卵石。充分发挥主机的最大加压力,但过程仍需平稳,避免剧烈冲击。
注意: 频繁检查钻齿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密切注意桅杆垂直度仪表,实时监控钻孔垂直度。
四、 岩石层(软岩、中风化岩):重破碎、讲策略
岩石层硬度高,需要强大的破碎力和专门的钻具。
钻进技巧:
选用钻头: 牙轮筒钻 或嵌岩钻头 是标准配置。对于硬岩或微风化岩,可能需要双动力头 配合潜孔锤 进行施工。
操作要点: 策略是“低转慢压、磨削破碎”。利用钻齿(或牙轮)的滚动对岩石进行碾压和剪切破碎。操作要有耐心,允许钻头有足够的時間研磨岩石。
清渣: 岩石层钻出的渣多为颗粒状,可用捞砂钻斗进行清渣。每次进尺不宜过深,保证钻头有效破碎的同时,也要及时清渣,避免重复破碎。
参数控制要点:
转速(RPM): 极低速,通常控制在 5-10 rpm。过高的转速会使牙轮或钻齿过早磨损,无法产生有效的冲击破碎力。
钻压(Pressure): 最大压力。必须将旋挖钻机的最大加压力施加到孔底,确保足够的比压来破碎岩石。机器的最大输出扭矩和加压力在此类地层中得到极致考验。
注意: 密切关注发动机负荷和液压系统压力,避免旋挖钻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根据岩石的硬度和完整性,及时调整钻进策略,必要时更换更专业的钻具。
总结
旋挖钻机的操作,绝不是按个按钮就完事了,这活儿干得好,得靠经验和技术“拿捏”。一个好的操作手,就得像老中医号脉一样,讲究个“望、闻、问、切”,手眼耳心得一齐上:
望:出啥渣,就有啥地层。 钻渣的样子、颗粒大小、岩性成分,直接告诉你底下是什么情况。
闻:机器一响,就得知道它在“想”啥。 听发动机声、液压系统声,是轻是重,是有劲还是憋着劲,旋挖钻机负荷怎么样,心里得有数。
问:动手之前先看“说明书”。 地质报告就是工程的“病历”,提前摸清地层状况,才好准备合适的钻具、选择正确的工艺。
切:手上要有感觉,仪表得会看。 操作手柄的反馈力度、显示屏上的转速、压力、垂直度数据,都是旋挖钻机在跟你“沟通”,得实时调整,手上得稳。
说到底,旋挖钻机操作光懂理论不行,现场不会变通更不行!你得会活学活用,才能不管遇到硬岩层、流沙层还是各种容易塌孔的地层,都能稳稳拿下。最后不就是图个成孔质量好、施工安全没问题,而且效率还高吗?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山东山滕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欢迎行业兄弟们联系我们咨询遇到的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