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始终是新能源产业关注的核心。而锂电浆料中的气泡残留,正是引发电池安全隐患的“隐形导火索”——极片涂覆时,气泡会形成“针孔”,充电过程中这些区域易产生锂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短路;若气泡较大,还会造成极片局部厚度不均,充放电时热量集中,增加热失控风险。天行健锂电浆料脱泡机通过“真空搅拌脱泡+可调速控制”,从源头减少气泡残留,为锂电池安全筑牢防线。
某新能源车企曾因电池安全问题遭遇困境:其搭载的某批次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多起热失控案例,经检测发现,问题根源在于锂电浆料脱泡不彻底——极片上存在大量微小针孔,充电时锂枝晶在此沉积,最终刺穿隔膜引发短路。追溯原因,传统脱泡设备因转速固定,无法适配该批次高粘度浆料,导致气泡残留率达8%,虽未影响初期性能,但长期使用后安全隐患逐渐显现,企业不仅面临大规模召回,还损失了品牌信誉。
天行健锂电浆料脱泡机在安全保障上的优势,体现在对气泡的“精准清除”上。一方面,可调速设计能根据浆料特性优化搅拌参数:对于高粘度浆料,提升自转转速增强剪切力,确保气泡从浆料内部释放;对于低粘度浆料,调低转速避免过度起泡,从源头减少气泡产生。另一方面,高真空系统(真空度稳定在-0.095MPa至-0.098MPa)能快速抽离腔内空气,让释放的气泡在负压环境下迅速破裂,气泡残留率可控制在0.5%以下,远低于行业3%的平均水平。
某动力电池企业引入天行健锂电浆料脱泡机后,电池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经第三方检测,其生产的动力电池在过充、挤压、针刺测试中,合格率从原来的92%提升至99.8%;极片针孔数量从每平方米15个降至1个以下,锂枝晶产生风险降低90%以上。更关键的是,该企业配套的新能源车型,上市一年来未发生一起因电池浆料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品牌口碑大幅提升,订单量同比增长60%。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安全要求的不断升级,锂电浆料处理工艺的“精细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天行健锂电浆料脱泡机以科学的设计减少气泡残留,从生产源头规避安全风险,不仅为锂电池企业提供了品质保障,也为新能源产业的安全发展注入了信心。
天行健机电16年专注全自动消泡脱泡机设备研发生产,源头工厂直销,提供免费试样、试机,同城上门等服务。【售前电话:1889876423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