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之所以存在多种波长设计,主要源于其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需求的深度耦合。以下是核心原因的逐层解析:
一、适配不同传输距离的需求
短距离传输(≤500米)
采用 850nm波长,搭配多模光纤,适用于数据中心机架内或相邻机房间的高速互连。此波段光源(如VCSEL激光器)成本低廉,且多模光纤芯径大(50/62.5μm),便于安装 。
典型应用:400G SR4 光模块在AI集群中的GPU服务器互联。
中长距离传输(500米-40公里)
使用 1310nm波长,搭配单模光纤,损耗约为0.35dB/km。该波长适合城域网或数据中心园区间连接,平衡成本与性能。
超长距离传输(≥40公里)
采用 1550nm波长,损耗仅0.19dB/km,结合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可实现跨城域甚至跨海通信。例如,100G ZR4 BIDI模块通过此波长实现80km传输。
二、波分复用技术(WDM)的驱动
提升单纤容量
粗波分复用(CWDM):在1270-1610nm范围内划分18个通道,间隔20nm,用于低成本扩容。
密集波分复用(DWDM):通道间隔缩小至0.8/0.4nm(如C波段192个通道),单纤带宽可达数十Tbps。中国电信的专利技术已实现C+L波段一体化光模块,覆盖更宽波长范围。
单纤双向传输
如BiDi光模块通过1270nm/1330nm等波长配对,单根光纤实现双向通信,节省50%光纤资源。
三、成本与性能的平衡
光源器件成本差异
850nm VCSEL激光器价格仅为1310nm DFB激光器的1/5,适合短距高密度场景;而1550nm EML激光器则用于高性能长距传输。
运维复杂度优化
可调谐光模块(如25G Tunable DWDM)支持96通道自动切换,减少备件种类,降低维护成本。
四、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数据中心内部
800G SR8模块采用多波长分路(如8×100G),满足AI集群PB级数据交换需求。
电信骨干网
DWDM系统通过多波长叠加,实现单纤40Tbps以上传输,支撑5G回传和云服务。
特殊环境适配
海洋通信需使用低损耗的1550nm波段,而工业高温场景可能选择特定抗干扰波长。
五、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
随着速率从10G向1.6T演进,传统固定波长方案难以满足需求。例如:
高阶调制:PAM4技术推动100G-PAM4波长标准化;
硅光集成:多波长光源芯片化,支持更密集波长分配。
总结
光模块的波长多样性是 传输物理限制、波分复用技术、成本控制、场景适配 四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CPO、LPO等新技术普及,波长管理将更趋智能化(如动态可调波长),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
关于 睿海光电
深圳市 睿海光电 科技有限公司 15年专注于高速光互连通信产品的源头厂家,产品主要是 光模块 、硅 光模块 、液冷模块、有源光缆和 高速线缆等,产品规格齐全,支持 OEM/ODM服务。睿海重点服务于数据中心、5G承载网、城域波分传输、超高清视讯等应用领域。对于有意了解相关产品的客户,可拨打联系电话13823677112,或访问官方网站www.rhopto.com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