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车流具有明显的 “潮汐式” 特点 —— 早 8:00-10:00 是货车进港高峰(日均 300 辆 / 小时),晚 18:00-20:00 是货车出港高峰(日均 280 辆 / 小时),其余时段车流仅 50 辆 / 小时左右。可传统测速设备调整限速要跑现场,比如早高峰想把主干道限速从 30km/h 降到 25km/h,管理员得带工具到每个测速点,拆设备外壳、调内部参数,1 个点就要花 40 分钟,3 个点下来 2 小时过去了,等调好高峰都快结束了。去年山东青岛某港口就因此出了问题:早高峰时段,因限速没及时调低,3 辆货车超速(35-38km/h)在主干道刮擦,维修费花了 3 万元,还导致进港拥堵 1 小时,延误了集装箱运输。这种 “调限速慢、跟不上车流变化” 的问题,让港口管理员很是头疼。
港口潮汐车流测速要 “快速调限速”,关键在于远程管控与自动适配结合。思创斯克针对港口场景研发的专用雷达测速仪,支持 “双模式调限速”,彻底摆脱现场操作的束缚:第一种是手机端远程手动调整,管理员在港口智慧管理小程序上,找到需要调整的测速点(按点位名称或 IP 区分),直接输入新的限速值(如从 30km/h 改为 25km/h),点击确认后实时生效,整个过程不超过 5 分钟,哪怕同时调整 5 个点位,也能在 10 分钟内完成;第二种是定时自动调整,管理员可预设潮汐时段的限速规则,比如早 8:00-10:00 设 25km/h、晚 18:00-20:00 设 25km/h、其余时段设 30km/h,系统会根据时间自动切换,不用人工干预,完全贴合港口车流变化规律。
为了进一步提升潮汐时段的管控效率,设备还支持 “车流联动调限速” 功能:通过与港口闸机系统对接,实时获取进港 / 出港车流数据,当车流密度超过阈值(如 200 辆 / 小时)时,系统会自动将限速调低 5km/h;当车流密度低于 50 辆 / 小时时,再自动恢复原限速,实现 “车流变、限速跟着变” 的动态管控。考虑到港口常面临网络波动,设备支持脱机存储 30 万条测速记录,断网时数据自动保存在本地,等网络恢复后自动上传,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方便后续追溯。
在硬件耐用性上,设备也完全适配港口环境:外壳采用 316L 不锈钢材质,能抵御海水盐分腐蚀;防水等级达 IP67,暴雨、海浪溅湿都不会进水;雷达模块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 24.15GHz 窄波束雷达,哪怕港口有大型起重机、集装箱堆放,也不会影响测速精度(误差 ±1km/h)。目前,这款设备已服务宁波港、天津港、青岛港等 10 + 国内大型港口,潮汐时段车辆超速率从原来的 40% 下降到 15%,调限速效率提升 90%,拥堵时长减少 60%。
若你所在的港口也面临潮汐车流调限速慢、管控不及时的问题,想提升港口道路通行效率与安全性,可访问思创斯克官网http://www.cseek-radar.com/ 获取定制方案,技术团队还能协助对接港口现有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