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内部道路上,叉车与货车混行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场景,可传统测速设备的 “一刀切” 管控,却让不少厂区陷入安全与效率的两难。去年江苏某重型机械厂就因此出了严重事故:一辆叉车因未被限速管控(叉车标准限速 15km/h),以 28km/h 的速度横穿道路,直接撞向合规行驶(25km/h)的货车,导致叉车司机受伤、两车维修费花了 12 万元,还因设备无法区分车型、无有效超速记录,没法界定责任,最终厂区自担全部损失,停工 3 天又损失 20 万元。这种 “要么漏管叉车、要么误判货车” 的问题,在有混行需求的厂区里并不少见,管理员要么天天盯着监控,要么只能接受 “管不住” 的现状。
要解决厂区车型混行测速难题,核心在于 “精准识别 + 差异化管控” 双管齐下。思创斯克深耕厂区测速领域 18 年,研发的厂区专用雷达测速仪,靠自主研发的 AI 车型识别算法,彻底打破了传统设备的局限。设备的抓拍机内置高性能四核 AI 芯片,能通过 3D 轮廓扫描技术,实时捕捉车辆的车身长度(叉车通常<5 米,货车>6 米)、轮距(叉车轮距<1.5 米,货车轮距>2 米)、是否带升降叉等核心特征,1 秒内就能完成车型分类:自动将叉车归类为 “特种作业车”,默认按 15km/h 限速判定;货车则归类为 “大型货运车”,按 30km/h 标准管控,哪怕两车并排行驶、间距仅 1 米,识别准确率仍能保持 95% 以上,不会出现混淆。
在硬件适配性上,这款设备完全贴合厂区复杂环境:外壳采用 3mm 厚 Q235 冷轧钢板,经过磷化 + 静电喷涂双重防锈处理,叉车搬运货物时不小心碰撞(冲击力≤500N)也不会变形损坏;雷达模块选用 24.15GHz 窄波束雷达,探测角度精准控制在 15° 以内,能精准锁定单辆车,测速误差仅 ±1km/h,比传统设备的 ±3km/h 精度提升 3 倍;针对厂区常需调整限速的需求,设备还支持远程参数修改 —— 管理员在电脑端或手机小程序上,找到对应测速点,直接输入新的叉车 / 货车限速值,5 分钟内就能生效,不用扛着工具跑现场拆设备,管理效率提升 80%。
更实用的是,设备还能接入厂区安全管理平台,实时同步叉车、货车的超速数据:若叉车连续 3 次超速,系统会自动向车间主任推送预警消息;货车若被误判(概率<1%),管理员可在后台手动标注,优化 AI 算法。截至目前,这款设备已服务全国 800 + 各类厂区,安装后的数据显示,叉车超速率平均下降 70%,货车误判率降至 1% 以下,像江苏那家机械厂,装设备后半年内没再发生混行事故,管理员也不用再 24 小时盯监控。
若你所在的厂区也面临叉车货车混行测速难、责任难界定的问题,想获取贴合自身生产节奏的定制方案,可访问思创斯克官网http://www.cseek-radar.com/ 咨询,技术团队还能免费上门勘测厂区道路布局,确保设备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