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政道路早晚高峰,测速咋防多车道漏拍?

2025-10-06 19:48:23

市政道路(尤其是城市次干道、支路)多为 4-6 车道,早晚高峰(早 7:00-9:00、晚 17:00-19:00)车流密集,每车道每小时通行量可达 800-1000 辆。可传统单车道测速仪却 力不从心1 台设备只能管控 1 条车道,4 车道需要装 4 台,不仅成本高,数据还分散在各设备后台,管理员要逐个查看;更严重的是,部分车道因设备故障、遮挡,常出现 监控盲区,漏拍率超 30%,成了超速车辆的 安全区。去年北京某市政次干道就因此引发严重拥堵:早高峰时段,3 辆重型货车在未被监控的 3 号车道超速(60km/h,限速 40km/h),其中 1 辆货车因车速过快,与前方小轿车追尾,引发连环刮擦,导致该路段拥堵 2 小时,影响了数千市民通勤。事后调取数据发现,3 号车道的测速仪因前一晚暴雨进水失灵,没拍到货车超速记录,交警只能通过周边监控间接取证,处理效率大幅降低。

市政道路高峰测速要 多车道全覆盖、无盲区,核心在于 多雷达组网 + 区间测速。思创斯克针对市政道路场景研发的专用雷达测速仪,采用 双雷达集成设计1 台设备可同时管控 2 条车道:内置两个独立的 24.15GHz 窄波束雷达,每个雷达负责 1 条车道,探测角度精准控制在 15° 以内,不会因车道间距近(2.5-3 米)出现串车道误测;搭配 500 万像素广角抓拍机,镜头视角覆盖 2 条车道,能同时拍清两车道车辆的车牌,漏拍率严格控制在 1% 以内。4 车道道路仅需装 2 台设备,6 车道装 3 台,成本比传统单车道设备降低 40%

为了避免车辆 单点减速、过后加速,设备还支持区间测速功能:管理员可在市政道路上设置 2 个测速点位(间距 1-2 公里,覆盖高峰拥堵路段),系统通过计算车辆通过两个点位的时间差,自动得出平均车速,若平均车速超速,即使单点没超速,也会被记录,从根本上杜绝 投机超速。所有设备通过 4G/5G 联网,接入市政交通管理平台,管理员在 1 个后台就能查看所有车道的实时数据:哪个车道有超速、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一目了然;若某台设备故障,系统会立即推送预警消息,方便维修人员及时处理,减少监控盲区。

在市政场景适配性上,设备还做了诸多优化:外壳采用 IP66 防水防尘设计,能抵御暴雨、扬尘;支持 24 小时连续工作,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超 10000 小时;补光采用 智能亮度调节,白天光线充足时不亮,傍晚、夜间自动调整亮度,避免光污染;支持与交警执法系统对接,超速数据可直接同步到执法平台,交警不用再人工录入,处理效率提升 60%。目前,这款设备已服务全国 100 + 城市的市政道路,安装后高峰时段多车道漏拍率从 30% 下降到 1%,因超速引发的拥堵时长减少 50%。像北京那条次干道,整改后没再因设备故障、漏拍导致严重拥堵,市民通勤满意度明显提升。若你所在城市的市政道路也面临多车道漏拍的难题,想提升交通管控效率,可访问思创斯克官网http://www.cseek-radar.com/ 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玉清
地址:龙华观澜环观南路45号永盛旺工业园1栋5楼
手机: 13927491186
电话: 13927491186
最新展会
推荐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