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站里的短途转运车(叉车、小型电动货车、平板拖车),虽然行驶速度慢(通常 5-15km/h),但因频繁穿梭在货物堆放区、装卸平台之间,一旦超速,很容易撞坏集装箱、货架,甚至误伤工人。可传统测速设备却对 “低速超速” 极不敏感 —— 大多设备的测速量程从 10km/h 起步,低于这个速度就测不准,即使超过限速(如限速 10km/h,实际 15km/h),也常因 “误差超 ±3km/h” 被误判为合规,导致低速超速成了 “没人管” 的盲区。去年广东广州某货运站就因此蒙受损失:一辆蓝色叉车以 18km/h 的速度(站内限速 10km/h)超速行驶,在生鲜区装卸平台附近,直接撞向堆放在路边的 3 个冷链集装箱,导致集装箱门变形、内部生鲜轻微变质,维修费 + 货物损失总共花了 1.5 万元。可调取传统测速设备记录时,却显示叉车速度为 11km/h(误差 7km/h),判定为 “合规”,没法追究叉车司机的责任,最终货运站只能自己承担全部损失,还因设备 “形同虚设”,被合作的生鲜企业要求加强管控。
货运站低速测速要做到 “精准识别、不遗漏”,关键在于 “低量程雷达 + 多帧数据校验” 技术。思创斯克针对货运站短途转运场景研发的专用雷达测速仪,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设备的短板:首先是雷达量程优化,将测速范围精准设定为 1-50km/h,专门覆盖低速转运车的行驶区间,对 10km/h 以内的低速车辆,测速误差仅 ±0.5km/h,10-15km/h 区间误差 ±1km/h,远超传统设备的精度;其次是 “多帧数据校验” 算法,设备会连续捕捉 3 帧车辆轨迹数据(间隔 0.2 秒),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车速,避免因叉车颠簸、货物遮挡导致的瞬时误差,确保每一次低速超速都能被精准捕捉。
在货运站场景适配性上,这款设备还做了诸多实用设计:外壳采用 3mm 厚 Q235 冷轧钢板,经过加强筋加固处理,能抵御叉车轻微碰撞(冲击力≤500N),不会变形损坏;雷达模块安装高度可调节(1.5-2 米),能避开货物堆放区的遮挡,确保信号直射车轮;支持与货运站管理系统对接,通过 API 接口实时同步转运车的超速数据 —— 管理员在后台能查看每辆转运车的超速时间、地点、速度,甚至能关联到具体司机(通过设备绑定司机工号),方便月度考核;若某辆叉车连续 3 次超速,系统还会自动锁定该设备的使用权限,需管理员解锁才能继续使用,从源头减少违规。
考虑到货运站可能存在的粉尘、油污环境,设备外壳做了防腐蚀处理,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能抵御油污、粉尘侵蚀;接口处用防水胶密封,避免油污渗入电路;支持定期自动清洁功能,摄像头镜头每 2 小时会自动喷气除尘,确保成像清晰。目前,这款设备已服务全国 200 + 货运站,安装后低速转运车超速率从原来的 48% 下降到 14%,因超速导致的设备损坏、货物损失减少 85%。像广州那家货运站,装设备后半年内没再发生叉车撞坏集装箱的事故,合作企业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若你负责的货运站也面临低速超速管控难的问题,想降低运营损失,可访问思创斯克官网http://www.cseek-radar.com/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