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的早晚高峰(早 6:00-8:00 送菜货车进场、晚 17:00-19:00 居民买菜离场),是交通管控的 “高压时段”——3-4 米宽的道路上,电动三轮车、送菜货车、行人、自行车挤在一起,车流密度能达到 1 秒通过 3-5 辆车。可传统测速设备却 “力不从心”:单车道抓拍机每秒最多处理 3 帧画面,超过这个密度就会漏拍,漏拍率常超 40%;有的设备甚至会因车流过大导致系统卡顿,直接停止工作。去年山东济南某农贸市场就因此出了事故:一辆蓝色送菜货车以 25km/h 的速度(市场内部道路限速 15km/h)超速行驶,在生鲜区路口撞翻了一辆载满蔬菜的电动三轮车,导致三轮车司机轻微擦伤,两车货物散落一地。可调取传统测速设备记录时,却发现因当时车流密集,设备漏拍了这辆货车,没法提供有效超速证据,最终市场管理方不仅要赔偿双方损失 2.1 万元,还因 “管控不到位” 被市场监管部门约谈,要求整改。这种 “车流大就漏拍、出事先傻眼” 的问题,成了农贸市场交通管理的最大短板。
农贸市场高峰测速要做到 “不漏拍、不卡顿”,关键在于 “高速抓拍硬件 + 窄车道适配算法” 的双重保障。思创斯克针对农贸市场场景研发的专用雷达测速仪,从硬件到软件都做了针对性优化:硬件上,抓拍机采用 500 万像素高帧率 CMOS 传感器,每秒能处理 25 帧画面,哪怕 1 秒内有 5 辆车连续通过,也能做到 “每车必拍、每帧清晰”,漏拍率严格控制在 1% 以内;雷达模块选用 24.15GHz 窄波束雷达,探测角度精准压缩至 10°,能精准锁定单车道内的车辆,不会因车辆间距近(最小 0.5 米)出现 “串车道误测”,测速误差仅 ±1km/h,比传统设备的 ±3km/h 精度提升 3 倍。
考虑到农贸市场道路窄(多为 3-4 米)、空间拥挤的特点,设备在体积设计上做了极致优化:机身宽度仅 30cm,厚度 12cm,可通过 L 型支架固定在市场现有路灯杆或招牌立柱上,不用占用路面空间,也不会影响行人、车辆通行;安装时无需复杂布线,市电款仅需接一根电源线,太阳能款更是完全不用接线,1 名安装人员 1 小时内就能完成部署。针对农贸市场 “怕吵、怕光污染” 的需求,设备还支持 “低噪模式”:超速报警音量可调节至 30-50 分贝(相当于正常说话声),既能提醒司机,又不会干扰周边商户经营;补光采用 “车辆触发式” 控制,没车时完全关闭,检测到车辆靠近 50 米范围才短暂开启,车过后 3 秒立即熄灭,避免强光影响商户对账、居民买菜。
更实用的是,设备还能接入农贸市场管理系统,实时同步高峰时段的超速数据:管理员在后台能查看每辆车的超速时间、速度、车牌(或无牌车特征),生成 “每日高峰超速报表”,针对性约谈频繁超速的送菜商户;若某一路段超速频发,还能通过系统远程调整该区域的测速灵敏度,加强管控。目前,这款设备已服务全国 300 + 农贸市场,安装后高峰时段车辆超速率从原来的 52% 下降到 18%,漏拍引发的纠纷减少 95%,像济南那家农贸市场,整改后没再因测速漏拍被监管部门约谈,商户满意度也提升了不少。若你负责的农贸市场也面临高峰测速漏拍的难题,想提升交通管控效率,可访问思创斯克官网http://www.cseek-radar.com/ 获取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