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人税务自查的黄金期开始了
电商税务进入“全穿透”时代,刚出的电商涉税新规,说白了就一句话:平台得按季度给税务报全平台商家的身份和收入数据(10月第一次报)。 7-9月是黄金整改期! 不少电商、大V已经收到税务局通知:“你在抖音电商有隐瞒收入风险,7月15日前自查补报”。 这信号很明显:税务已经掌握平台真实数据(收入、订单、刷单记录都有),直接点名“隐瞒收入”,不是模糊的“数据异常”了。
自查vs不自查,差别极大:
按时补报:只补税,不罚款;
能证明合规:不用补税;
逾期/不认账:约谈→稽查,补税+0.5-5倍罚款+滞纳金(年息18.25%)。
这5类人,影响最大!
1.“无票进货、私账收钱”的中小卖家
以前不少服饰、小商品卖家,进货不拿发票(能省13%成本),卖货用私账收钱逃税。现在不行了:
平台报的是全额收入(不能扣补贴、佣金),按“净额”申报的时代过了。全额算收入,没票的成本还不能扣——估计60%这类卖家可能要亏。
2. 高收入主播和MCN机构
2023年就查过一波主播,阴阳合同、私账藏收入的漏洞,现在全堵死了。 平台得报打赏、坑位费、佣金等所有收入,直接同步给金税四期。更关键的是:以前主播用个体户/个独按5%-35%交税,要是被认定为“劳务关系”,就得按3%-45%交,收入高的可能多交一大笔。
3. 中小跨境电商卖家
亚马逊、Temu这些境外平台,现在也得给中国税务报数据,“境内零申报、境外低报”的路被断了。 不光要给中国交税,还得应付欧盟DAC7、英国代扣VAT这些国际规则。之前就有一家公司在美国被追了237万美元的税。
4. 多平台接单的自由职业者
设计师、程序员这些,以前在Upwork、猪八戒等多个平台接单,分散收入能少交税。现在税务会把各平台报的收入加起来,可能税率跳档,交的税变多。
5. 灵活用工平台和从业者
以前灵工平台靠给人注册个体户,按1.5%-2.5%核定征税赚钱。现在要是被认定为“劳务报酬”,就得按3%-45%扣税,靠“税筹套利”的平台难了。
而且平台得分清收入性质,假的灵工业务(比如线下签了合同,走平台过账)可能被补税罚款。平台要报啥?怎么报?谁要报?
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团、小红书,还有境外平台在国内的公司。(便民劳务、免税的、以前报过的,不用重复报。
报什么?
- 身份信息:店铺执照、签约合同、实际控制人信息等;
- 收入信息:销售额、退款、订单量,哪怕是非货币收入(比如以物换物)也得算;
- 特殊信息:主播关联关系、跨境交易明细。
啥时候报?
每季度结束后次月,也就是4月、7月、10月、1月。 2025年第一次报是10月,报7-9月的数据——现在准备正好!
不报/报错有啥后果?
- 逾期不报:罚2万-10万; - 信息不实:罚5万-30万;
- 故意隐瞒:罚10万-50万+停业整顿。
常见问题解答,会翻旧账吗?
新规只报以后的数据,但以前明显偷税的,该查还是会查(正常执法,不算翻旧账)。
预警咋来的? 税局会比对:你报的销售额 vs 平台给税务报的数,差太多就可能被预警。
现在注销账号有用吗?
现在注销还行,但被预警后再注销没用——注销也得报数据,不如趁现在把账做清楚。现在合规来得及吗?
完全来得及!重点盯7-9月的数据(10月要报),该补的赶紧补收入大的优化下结构,有隐形收入的赶紧筹划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