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封装、医疗器械、新能源电池密封等领域,双组份硅胶凭借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密封性和绝缘性,成为关键的封装与粘接材料。然而,双组份硅胶在A、B组分混合过程中,极易卷入空气形成气泡,尤其是微米级气泡,肉眼难以察觉,却会给终端产品带来致命隐患——电子元件封装中,微米级气泡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引发短路故障;医疗器械密封处若有微小气泡,会破坏无菌环境,威胁使用安全。?
传统脱泡方式难以应对这一挑战:自然静置脱泡对微米级气泡几乎无效,且需等待数小时,严重拖累生产进度;普通搅拌脱泡不仅无法彻底清除微小气泡,还可能因搅拌力度控制不当,破坏硅胶的交联结构,影响产品性能。在高精度制造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行业迫切需要一种能高效消除微米级气泡的解决方案。?
双组份硅胶真空脱泡机的出现,以“真空搅拌脱泡”技术,精准破解了这一难题。该设备的核心优势在于将真空环境与高效搅拌深度结合:首先,密闭的搅拌腔会快速抽至-0.095MPa以上的高真空状态,在负压作用下,硅胶内部原本稳定的微米级气泡会迅速膨胀、破裂,失去依附力;随后,设备搭载的双轴同步搅拌系统启动,搅拌桨以50-300rpm的可调转速平稳运转,既能将破裂后的气泡彻底排出,又能确保A、B两组分均匀混合,避免因搅拌不均产生新的气泡或结构缺陷。?
经专业检测,使用该设备处理后的双组份硅胶,微米级气泡消除率可达99.9%以上,且硅胶的黏度、硬度等关键性能参数无任何衰减。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个脱泡搅拌过程仅需5-10分钟,较传统静置方式效率提升30倍以上,完美适配企业规模化生产需求。?
某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应用案例极具代表性。该企业此前生产电池PACK密封用双组份硅胶,采用普通搅拌+静置工艺,不仅微米级气泡导致密封不良率高达12%,且单批次处理需3小时,日均产能仅1500套。引入双组份硅胶真空脱泡机后,密封不良率骤降至0.3%,单批次处理时间缩短至8分钟,日均产能提升至8000套。按每套电池密封组件利润80元计算,企业每年可减少不良品损失超300万元,新增利润超1800万元,设备投入仅需2个多月即可收回成本。?
随着电子、新能源、医疗等行业对材料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双组份硅胶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双组份硅胶真空脱泡机凭借高效消除微米级气泡、保障产品质量的核心能力,不仅为企业解决了生产痛点,更成为推动高精度制造升级的关键装备。未来,随着设备在智能化(如实时气泡监测)、定制化(适配不同黏度硅胶)方向的持续优化,其将为更多行业提供精准脱泡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迈进。?
天行健机电16年专注全自动消泡脱泡机设备研发生产,源头工厂直销,提供免费试样、试机,同城上门等服务。【售前电话:1889876423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