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测速最头疼 “误报”—— 校园内电动车、自行车、行人混行,普通测速设备常把电动车当货车判、把自行车当私家车算,甚至误报行人,不仅让管理员频繁处理无效报警,还易引发学生、家长不满。但深圳市思创斯克电子有限公司的校园专用测速设备,靠精准的 AI 车型识别技术,从根源上杜绝误报,让校园测速更靠谱。
思创斯克设备的 “AI 车型识别算法”,是防误报的核心。算法针对校园常见车型(电动车、自行车、私家车、校车、行人)做了专项训练,通过 “多维度特征识别” 区分不同目标:
电动车:车身高度<1.5 米、无驾驶室、有脚踏板,算法归类为 “小型非机动车”,限速设为 15km/h;
私家车:车身高度 1.5-1.8 米、有封闭驾驶室、轮距 1.6-1.8 米,归类为 “小型机动车”,限速设为 25km/h;
校车:车身高度>2.2 米、长度>6 米、有校车标识,归类为 “大型机动车”,限速设为 30km/h;
行人、自行车:无明显车辆轮廓特征,算法直接过滤,不触发测速与报警。
某中学测试显示,设备连续 1 个月运行,共检测车辆 8200 余辆,误报率仅 0.3%,远低于行业 5% 的平均误报率,无一起把电动车、行人误判为超速车辆的情况。
“动态阈值调整” 进一步降低误报风险。校园不同区域的车流特点不同(如教学楼周边电动车多、校门口私家车多),思创斯克设备支持 “分区域设置识别阈值”:在教学楼周边,提高电动车识别灵敏度,降低私家车识别阈值,避免漏判电动车;在校门口,反之调整,重点识别私家车。同时,设备支持 “分时段调整”:上学、放学高峰期(电动车、私家车密集),算法优先识别高风险车型(如超速私家车);课间休息时段(行人多),算法强化行人过滤,避免误报。
“双信号验证” 确保误报 “零发生”。设备采用 “雷达 + 视觉” 双信号验证:雷达检测到移动目标后,视觉系统立即抓拍图片,只有当雷达信号(车速、车型轮廓)与视觉识别结果(车型特征、车牌)一致时,才判定为有效测速数据;若两者不一致(如雷达检测到移动,但视觉识别为行人),则判定为无效数据,不触发报警。这种双重验证机制,彻底杜绝 “单一设备故障导致的误报”。
针对校园特殊场景,设备还做了细节优化。校园内部分电动车无牌,普通设备易漏判,思创斯克算法支持 “无牌电动车识别”,通过车身颜色、电池形状等特征区分,就算无牌也能精准识别;针对校园道路窄、车辆并行的情况,算法支持 “多目标同时识别”,可同时区分 3 辆并行的不同车型,不会出现 “车型混淆导致的误报”。
思创斯克提供免费算法优化服务,若校园有特殊车型(如定制观光车),可上门采集车型特征,优化算法;三年质保期内,若识别算法出现偏差,免费远程升级。
校园测速不用再担心误报,思创斯克设备的 AI 车型识别技术,让每一次报警都精准有效。若有需求或疑问,可直接拨打联系电话:188233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