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B2B 采购商来说,千件级定制订单不仅考验工厂的产能,更考验其需求转化、协同生产、品控保障的综合能力。前不久,某央企向迪先箱包下达 2000 件定制男士背包、1500 个 PU 文件袋的订单,要求 35 天内交付,且需结合企业 VI 系统设计专属配色与 logo。这场 “硬仗”,恰恰成了迪先 19 年实力的生动注脚。?
接到订单后,迪先立即启动 “定制专项小组”,由研发、生产、质检、采购四部门人员组成。前期需求沟通阶段,小组发现该央企员工常携带笔记本电脑、文件资料外出,背包需要足够的收纳空间,同时文件袋要方便快速查阅。基于此,研发团队 48 小时内出具 3 套设计方案:背包采用分层设计,主仓容纳 15 寸电脑,副仓设置笔袋、卡片位,侧袋可放置水杯;文件袋内侧加设隐形收纳层,用于存放常用证件,封面 logo 采用烫金工艺,契合企业高端定位。方案提交后,仅一次沟通就获得通过。?
生产环节,迪先启动 5 家生产基地协同模式:两家基地负责背包主体生产,一家基地专注文件袋加工,剩余两家基地处理辅料制作与组装,10 + 外协加工厂则配合完成面料裁剪、logo 印制等辅助工序。为确保进度,每个基地每天上报生产数据,专项小组每晚召开进度会,及时解决问题 —— 比如生产中期,某基地的烫金设备突发故障,小组立即协调另一家外协厂支援,仅延误 2 小时就恢复生产,未影响整体交期。?
品控方面,SGS 检测人员全程驻场抽检,重点监控真皮面料的耐磨度(需通过 500 次摩擦无明显痕迹)、五金件的防锈性(盐雾测试 48 小时无锈蚀),每 100 件产品随机抽取 5 件进行负重测试(背包负重 5kg 悬挂 24 小时无变形)。最终,迪先比约定时间提前 3 天完成交付,客户抽检 100 件产品,合格率 100%。?
类似的案例在迪先并不少见:为汽车企业定制的手册收纳包,通过 3 万次开合测试;为工程公司做的工具收纳包,耐撕扯强度远超行业标准。这些案例背后,是 5 大生产基地的产能支撑,是 ISO 体系下的流程保障,更是 19 年行业经验沉淀的 “应急能力”—— 而这些,正是 B2B 采购商最看重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