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旋挖钻机如何避免“掉钻”和“埋钻”?

2025-10-14 16:41:58

干旋挖钻的师傅们都清楚,在复杂地层里施工,最怕碰上的就是“掉钻”和“埋钻”。这两件麻烦事,不仅烧钱、耽误工期,更是巨大的安全隐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掉钻”和“埋钻”到底是咋回事,又该怎么防、怎么治,山东山滕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帮大家把活儿干得既安全又漂亮。


一、 认识事故:什么是“掉钻”和“埋钻”?
掉钻: 指钻头、钻杆或整个钻具系统因连接失效或外力作用,意外脱落并坠入孔底的事故。这是“急性病”,危险瞬间发生。
埋钻: 指钻具在孔底被坍塌的孔壁或沉淀的钻渣紧紧包裹、掩埋,无法正常提升的事故。这是“慢性病”,往往由多种因素累积导致。
理解二者的区别与关联,是有效预防的第一步。

二、 防患于未然:“掉钻”的深度预防策略
“掉钻”的核心在于 “连接” 与 “操作”。
严把设备检查关(硬件是基础)
钻杆销轴与锁紧机构: 每班作业前,需要仔细检查每节钻杆的伸缩销轴、弹簧、卡块是否磨损、变形或断裂,确保其锁紧可靠。这是预防“掉钻”的生命线。
钢丝绳与提引器: 定期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磨损超标现象,提引器转动是否灵活,轴承是否损坏。发现隐患立即更换。
钻杆母键磨损: 长期使用后,钻杆母键会磨损成“喇叭口”,导致钻杆脱扣。需定期测量母键磨损量,超标需要修复或更换。
规范操作流程(软件是关键)
平稳操作,杜绝冲击: 提升、下放钻具时务必平稳,严禁猛提猛放,避免对钻杆和钢丝绳产生巨大冲击载荷。
注意孔底“放绳”: 在钻头接触孔底时,操作要轻柔,预留适当的钢丝绳放松量,防止钻杆在阻力下发生反向松脱。
强化人员培训: 机手应深入了解设备结构原理,具备对异常声音、振动的高度敏感性,能第一时间判断潜在风险。

三、 步步为营:“埋钻”的系统性预防方案
“埋钻”的根源在于 “孔壁稳定” 与 “工艺控制”。
科学选用与维护泥浆(孔壁的“守护神”)
因地制宜: 在松散、易坍塌的地层(如砂层、卵石层),需要使用优质泥浆护壁。根据地质报告,调配合适的泥浆比重、粘度和胶体率,以形成坚韧的泥皮,支撑孔壁。
勤于检测与补充: 随时检测泥浆性能,及时补充新鲜泥浆或处理剂,确保其护壁效能始终在线。
保持孔内水头高度: 保证孔内泥浆液面始终高于地下水位1.5-2米以上,利用静水压力平衡地层压力。
优化钻进工艺与时间控制
控制钻进速度: 在易缩径的软土层,不宜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位置空转,应控制单次进尺,减少对孔壁的扰动。
缩短空孔时间: 成孔后,应迅速进行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尽量减少钻孔的裸露时间,降低坍塌风险。
及时处理钻渣: 确保清渣彻底,防止钻渣沉淀过多,在钻头底部形成“埋钻”的温床。
特殊地层的应对策略
穿越流沙层: 提高泥浆粘度与比重,快速穿过,减少对地层的扰动。
应对地下水: 当遇到承压水时,需进一步提高泥浆比重以平衡压力。

四、 紧急应对: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原则
尽管预防是上策,但一旦发生事故,冷静、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
“掉钻”后如何处理?
立即评估: 首先确定掉落物的具体位置、状态和深度。
尝试打捞: 使用专业打捞工具,如打捞钩、打捞篮、偏心钩等,尝试套住或钩住钻具。
谨慎操作: 打捞过程需极其谨慎,避免将事故复杂化(如将掉落物推入更深处或造成二次坍塌)。
“埋钻”后如何救援?
尝试“轻提慢转”: 立即尝试小幅度、间歇性地提升并配合缓慢回转,有时可以“抖松”周围的埋压物。
辅助清渣与冲孔: 使用泥浆泵或空压机,通过安装在钻杆上的风管或水管,向钻头底部喷射高压流体,冲散埋压物,同时利用反循环原理将渣土带出。
周边钻孔减压: 在事故孔周边施工数个辅助小孔,释放地层压力和水流,为事故处理创造条-件。这是处理严重“埋钻”的有效方法。

五、 总结
对付“掉钻”和“埋钻”,核心就两点:防“掉钻”,要靠细心检查和规范操作;防“埋钻”,要把泥浆护壁这个“笨功夫”做足,同时控制好钻进速度。最聪明的策略就一句话:别等出事,要把预防做在前面。只要严格落实设备检查、规范机手动作,并根据地层提前规划好工艺,就能大程度避免事故。这样才能确保人机安全、工程顺利,让大家真正高枕无忧。

 

 


联系方式
联系人:高敬全
地址:善南街道经济开发区腾飞东路1299-6号
手机: 18606323589
电话: 18606323589
最新展会
推荐展会